歌德的〝色彩論〞中,對色彩的思考方式對後來的色彩於精神層次研究的影響是頗受重視的,可是如此的事實對當今客觀化偏向是否能夠提供反省的立足點。心中存在的不確定,也因此構成了本研究的動機。本文主要的進行是以歌德的〝色彩論〞作為主體,進行解讀與歸納。全文共分成緣起、歌德的貢獻與其後繼者、〝色彩論〞的內容綱要、主客觀研究的想法、生理性現象的觀察、色彩觀與小結等。透過歸納發現歌德的色彩觀是建立在移動性色彩關係之上,除了提醒了色彩在觀察研究的重要,也希望藝術家對理論性接觸卻除恐懼,更積極地以經驗、直觀去開拓色彩的奧祕。
「光」的本質是一種能量,屬於電磁波的一小部分而已如圖一。一般清流的老百姓說要安份守己,不想干預政治,但是政治人物的意圖卻會影響人民的生活。同樣的道理「光」也是這樣,萬物都是它的子民,其賜與的「福利」還真是不少,如白內障、眼翼、角膜炎、視網膜病變、晒傷、皮膚老化及癌症等。單單美國一年就有60萬人為皮膚癌所苦。其中的元凶首推紫外線。銲接弧、殺菌燈可發出0.2微米短波紫外線,在自然狀況下是不存在的,中波段0.3微米危害最大,長波段0.4微米已很接近可見光,能量較低。雪會反射85%紫外線,水和砂土會反射8%紫外線,綠色草地只有1%,可見綠色植物能保護人類,免於受到輻射傷害,是多麼珍貴的財產啊!
西元一七七五年德國內科醫師暨人類之父布魯門索以膚色及頭顱測量,把所有人類族群劃分為五個種族,(一)高加索種之白人,(二)蒙古種之黃種人,(三)伊索比亞種之黑人,(四)美洲種之紅人,(五)馬來亞種之棕種人。其中中國人和愛斯基摩人同屬蒙古人種。可惜一些野心家過分強調種族主義,用一方的優越性歧視他方。事實上人類同屬一個生物種叫智人種,後來因為地理區域的不同以及遺傳特質之差異,專家估算種族有二千種之多。依據學者研究,以膚色為準無法截然劃分種族,因為各類別會相重疊,尤如光譜的色彩,其間是連續不可分。人類生活是動態的,互相混雜,一種人很容易變為另一種人,你無法在他們之間劃定界限。
萬物皆有色,顏色在古代也是方位的代稱,即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早自西元前一千九百年代,巴比倫就顯示了對色彩的興趣認為「色」是物體的本性,一如硬度或重量。西元前四百年,希臘哲學家伊姆佩多克斯說:「物體放出一些會透過眼睛之微粒,產生色感反應」。亞里斯多德則最先體認:「沒有光就沒有色」。科學的萌芽時期英國大科學牛頓於一六六六年證明了白光含括所有色彩的序列如圖二,德國詩人歌德迷於色彩,創立關於色的學說。一八○一年英國物理學家楊格從牛頓理論導演,倡言紅、綠、紫是眼睛的三種基本色感才引起自然界所有顏色。一八六七年德國物理學家赫姆霍茲擴充楊氏的研究,成為後來色彩學之基礎。一八七○年德國生理學家黑林提出「色彩匹配成對說」。一八八一年荷蘭眼科醫師東得士之集大成創立「視覺徑路區域整合說」。如此才讓我們真正一窺色彩之堂奧。
物體之顏色乃因物體吸收了某波段的光,而反射另一波段的光再進入眼睛如圖三,接著傳至大腦作綜合思考與記憶,才顯現該色彩來。比如黃色的香蕉,因它吸收了藍、靛、紫的本性,並將以黃色為中心的其他帶狀色光紅、橙、黃、綠反射出去,使我們的眼睛感知黃色的存在。一張白紙很公平地反射了所有波段的光譜,並同時達到眼睛所以呈現白色。黑色物體如黑色煤炭則是吸收了全部色光,然後由四周明亮的背景襯托出它的存在。而完全黑暗的地方是不能看見東西的,所謂「伸手不見五指」。物體如玻璃允許所有的光通過,故呈現透明無色。有色的透明物體如太陽眼鏡,只允許某色光透過,其他色光則被吸收,所以呈現該種透過色光之顏色。白光中的藍光易由大氣微粒所散射,經反射回來就成為我們所熟悉的藍色天空。薄暮時刻,太陽離我們較遠,藍光大部分被折射掉了,反而紅光的穿透力較強,達到我們眼睛才顯現紅色之夕陽。其他像皚皚白雲、海天一色、綠草如茵、雨後彩虹等也都是同樣的光學原理。
眼睛之顏色由虹彩裡的黑色素多寡決定之,含量少,光反射出來便呈現藍色如西方人,東方人黑色素較多,所以是褐色的,也可深至棕色。因之色彩與我們的生活是多麼息息相關。橙紅色讓人覺得有溫暖感,而藍綠色系卻是寒意在心頭,此乃色彩引起的心理類比反應。同一女孩穿黑色服裝會比同樣式白色服裝看起來體型較小,這是色彩對比之效果。在同樣平面上,紅色會讓人產生前進感覺,藍色則較後退,因為眼睛對不同的色光焦距不同使然。荷蘭藝術家常以顏色來表達感情的意境,諸如憂鬱、悲情等。十九世紀詩人漢特也曾說:「自然界因為有色彩,才有微笑」,同時我們的人生因而更豐富。
色盲如表一,是日常裡耳熟能詳的通用語,正確的說法應為「色覺異常」或「色弱」,他們有輕重程度的差別不能一概稱之。一般是指先天性遺傳而來,大部分是綠色異常,其次是紅色異常,藍色異常很少,完全色盲者更少。探究原因,就是性染色體基因異常所致,如圖四。原來基因所控制的蛋白質含於視細胞內稱視紅素、視綠素、視藍素如圖五,三種紅綠藍錐細胞接受光線後,啟動了視覺徑路的電訊網路如圖六,經由排列組合大腦才學習到色彩的存在。彩色視覺的發育里程碑要到嬰兒兩個月大時方開始,一個月大時,視覺桿細胞只能辨明暗,三個月大時始有粗略立體感,並且整體神經徑路漸趨完備。這種基因工程的安排早於語言能力的獲得,表示生存要件的重要性。到三歲已可接受色覺測試,但小孩心智尚未成熟,可能會有類色盲的錯誤結果,檢查者要知所警惕。至五歲時應能認知各種顏色。世界先進國家約在十一歲為兒童作色覺篩選,英國更為重視,四歲時就作了第一次篩選。二十三歲時色覺最敏銳,應可辨認一五○種顏色,六十歲以後,色覺能力乃逐漸明顯衰退。
紅綠色異常的人,其眼中的花花世界如圖七,他們區別相似的色調變得困難,反應慢。輕微者幾乎與正常無異,嚴重者簡直不分「青紅皂白」。這些顏色包括紅、綠、金、粉紅、黃、橙、棕、黑、灰、藍、紫等。錯把黃綠、橙色看成黃色,而藍綠、紫色也誤為藍色。紅色盲更無法看到0.6微米以上的紅光,綠色盲把0.5微米的綠光看成灰色等。唉!美色當前竟不為所動呢!生活情節上時而狀況百出。雖然他們也和正常人一樣,使用「紅色的草莓」,「綠色的蔬果」的字眼,但對他們而言只是一些名詞,不是真正看到顏色,所以面對萬紫千紅的繽紛世界,意亂情迷者並非偶見。
色覺異常的人,25%自己沒有察覺,75%的人對日常工作感到困難。上菜市場買菜,水果(蘋果或番茄)不是選了過熟的,就是太青了不能吃。新廈落成,裝潢夠氣派,卻發現顏色單調色彩清一色,不禁懷疑主人是品調甚高、慧眼獨具,亦或患有嚴重色盲。撞球敲桿時,怎麼那顆棕色球老是找不著,到時雅興全無。運動員無法辨識隊友球衣顏色,導致敵友不分倒戈相向,樂得對手喜上眉梢,生病時臉色蒼白而不能察覺,小孩有沒有被太陽晒傷?生肉有否烤焦煮熟矇然不知!在悲哀的場合卻打上紅色的領帶,而他自以為是黑色的,令全場感到突兀不已。開車時紅燈已亮,卻仍我行我素,交通事故一瞬之間頃刻發生。相反的,他把路旁小鈉燈看成紅燈而停車,那麼後面的喇叭聲可就聽不完兜著走。其他如認錯藥品、生物標本、化學實驗、電視與彩色電腦、有色電器、有色地圖、統計圖表、血糖測試、滅火器、才藝生活營、服裝搭配等等不勝枚舉。倫敦有12條地下鐵,各標有不同顏色,有些顏色不可避免相類似,如此並非因霧氣太濃而迷路,反倒是色覺異常在倫敦走失了。一九七八年歐洲學者Neubauer報告,紅色盲車禍最多,相對的,其他色覺異常者較正常人有更少的車禍,原因是危機意識讓他們學習更加的注意路況,真可謂「因禍得福」。